纸勋章读后感(2023年)

纸勋章读后感纸勋章读后感篇1风雨流年洗故川,断桥南望忆烽烟。黄尘漫掩他乡土,冷月孤悬子夜天。苦痛祗教心底涌,荣光不与外人宣。每思马革沙场裹,青史丹书卫国篇。秋日,雨后,微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纸勋章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纸勋章读后感

读后感指浏览完一本书后把内心的领悟通过文字书写出来的文字报告,一篇出色的读后感是要有着令人深思的遐想,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纸勋章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纸勋章读后感篇1

风雨流年洗故川,断桥南望忆烽烟。

黄尘漫掩他乡土,冷月孤悬子夜天。

苦痛祗教心底涌,荣光不与外人宣。

每思马革沙场裹,青史丹书卫国篇。

秋日,雨后,微凉。

96岁的孙景坤躺在辽宁省丹东市光荣院一间干净整洁的房间里,身上盖着薄被,明亮的阳光透过床前的窗户照在他消瘦的面庞上。

岁月和疾病侵蚀着他的身体,他只能勉强听清我们凑到耳边的话语。对于六七十年前那些战火硝烟的问询,他几乎不假思索就能给出答案,尽管只是些零星片语。

不经意间,孙景坤会转头看一眼挂在床内侧墙上的那身志愿军老军装,上面缀满了各式各样的勋章。细数其间,有1枚一等功奖章、2枚二等功奖章和2枚三等功奖章。

那是孙景坤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他埋进记忆深处。脱下这身胸前缀满勋章的军装,孙景坤在人们眼中,是一个心系集体的生产队长,一个躬耕乡野的庄稼汉,一个大公无私的老兵。

这些身份,似乎都和英雄二字无关。

这些身份,却又是一个英雄的底色。

队 长

和上世纪50年代许多中国军人一样,孙景坤的人生被时代洪流分成了上下半场上半场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下半场回归家乡参加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南征北战的孙景坤复员返乡,回到老家辽宁省安东市蛤蟆塘镇山城村(现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成为一名复员军人。

当兵8年,孙景坤从农民到战士,又从战士回归农民。

孙景坤觉得,自己身体不好,从朝鲜回国后一直在养伤。况且他文化程度不高,认不得几个字,还是回乡继续当农民,建设农村的同时也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

我是党员,党叫干啥就干啥,就在农村参加合作社了。

当年和孙景坤一起参军的同村乡亲有12人,活着回来的只有3人,另外两人都有伤残。安然归家,已是万幸,孙景坤把党组织关系交给了村党支部,退伍手续交给了地方民政部门,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

从回到山城村的那一天起,一个战斗英雄便消失了。

回村第三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村里人只知道他参军前当过农会副主席,在部队打过仗、入了党。孙景坤很快成为村里生产一队的队长,农忙时,促农事,争取多产粮食;农闲时,抓收入,搞活集体经济。

当年,村旁有条小河,常常引发水灾,淹没庄稼。孙景坤带头用篮子挑土,用肩膀扛石头,领着乡亲修了一座简易堤坝,护住了农田;并用几年时间在家乡滚兔岭上栽种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

在孙景坤大女儿孙美丽的记忆中,父亲当了生产队长后,每天都忙得不着家,吃完饭就带上一把锄头或铁锹出门,走到哪,干到哪,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

为了让村民们尽快脱贫致富,1984年孙景坤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

孙景坤一心牵挂的,还有困难村民的生活。80多岁的五保户崔大爷老两口身患疾病,在孙景坤的关心照顾下安度晚年

上战场保家卫国,回家乡为民解忧。孙景坤这位老兵、老党员受到村民的敬重,生产队长一干就是20多年。

纸勋章读后感篇2

28年的村干部生涯,吃苦在前,不计回报,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和平时期对人民的致礼。

在村民心中,孙景坤德高望重,但是在家里,他却不是一个被子女理解的父亲。因为没钱交学费,有的孩子早早辍学;大女儿孙美丽在生产队时,手脚麻利,组长想给她涨工分,孙景坤却认为组长是看了自己的面子,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因此严厉地批评了组长,严词拒绝涨工分;每逢有单位占地招工,即使选上了他的子女,孙景坤也会毫不犹豫地要求他们把机会让给别人。

这么多年,家里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亲朋好友有时候也会劝他去上面找一找,每每这时,孙景坤总会坚决地表示自己干革命不是为了回报,他还经常提起死去的战友,他们才是真的英雄,与他们相比,我还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

不计付出,不求回报。但每当社会需要他时,他又总是有求必应。上世纪90年代,各地相继开展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孙景坤作为复员军人欣然受邀,为青少年讲战斗故事。

2016年5月,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征集历史文物资料,孙景坤心中不舍,但还是毅然捐献了自己的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珍贵的老照片

甘于清贫,无私奉献,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永恒的致礼。

如今的丹东,鸭绿江风微浪稳,凤凰山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战火不断、满目疮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光荣院里,工作人员给予孙景坤老人悉心的照顾,子女也在床边尽心陪护,但老人每次醒来都要寻找的,却是一位无言的伙伴军装。这件挂满了奖章的军装,现在就挂在老人的床边,护理员曾数次看见,老人用颤抖的手轻轻抚摸它、抚摸奖章、抚摸那一段出生入死的峥嵘岁月、抚摸这一生的付出与奉献

接受了采访后,老人有些倦了,工作人员帮助老人躺下,半梦半醒间,老人又将右手举到了耳边,从姿势上来说,这一个躺着的军礼远远称不上标准,可在内涵上来说,这又是一位军人,用72年的漫漫岁月,敬出的最标准的军礼。

纸勋章读后感篇3

我爱上了一本书《永远的勋章》,尤其是书中写到的“爱迪生的火车上的发明家”。读着这个故事,我笑在脸上,甜在心里,越看越有味。当我看到爱迪生的试验一个个成功时,心里甜滋滋的,像打翻了蜜糖罐。我像小鸡啄米似的一字不漏地看着。

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流浪、饥饿的痛苦,有数不清的令人沮丧的失败,可他一心爱科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每次试验,爱迪生都是没日没夜地工作。肚子饿得厉害,就胡乱吃点东西;眼皮困得撩不起了,就伏在桌上打个盹儿。不知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辛苦的白天,试验终于成功了。

是的,成功靠勤奋。爱迪生没有这种勤奋精神,怎能获得成功呢?有一次,我参加语文考试—那是我最深刻的一次教训—考试前,我认为自己成绩可以,就马马虎虎复习,结果只得了76分。从那以后,我下决心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做课内、外作业,认真复习,终于在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此,我真正认识到,成功不是容易得来的,要靠人的毅力和勤奋。

这次,老师安排我们办手抄报。开始,我认为那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大情愿做。突然,爱迪生那吃苦耐劳的精神鼓舞了,于是,我振作精神,准备好笔和纸,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挥着笔在画纸上挥洒自如,先画好画,然后写上古诗。通过反复的练习、修改,一幅图文并茂的风景画手抄报就大功告成了。

我看着爱迪生的画像,不禁想起了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我没有灵感,今后,我要不惜花费百分之百的血汗来勤奋学习。

纸勋章读后感篇4

96岁的孙景坤老人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士,一生荣获一次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他的一生,每一个印记都在书写着爱国爱党的故事,让后人景仰。

1948年1月,新婚仅5天的孙景坤参军入伍,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临走前,他留给妻子一句话:只有打了胜仗,咱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充斥硝烟与战火的年代,一个人要凭借怎样的信念,依靠多大的勇气,才能选择离开家人,保家卫国,奔赴战场,那一个随时可能灰飞烟灭的地方。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40军119师357团3营7连战士孙景坤随部队从海南战场撤回后,集结安东,待命过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营长劝他回家看看,他总是拒绝:在外边打了3年仗,咋能不想家?都有家,都想家,我不能回。

转眼间,竟也过去3年了,3年间孙景坤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战役我们自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孙景坤也是如此。也许,3年里,他也会在无数个漆黑夜晚,偷偷揣着兜里的照片,抬头望月,想念远方的家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孙景坤参加多少次战役已经记不清了,但他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是,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守卫上甘岭161高地的战斗。

10月27日,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营长命令,带领9名战士增援161高地。此时在161高地上的战友,已死死驻守了超过12个小时。

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火力密度前所未见,天上飞机轰炸,地上众炮齐发,增援部队想要登上高地补给弹药和兵力,必须冲破敌人10几条道封锁线,简直难如上青天。

当时的孙景坤就想,8批人上去都没上去,全牺牲了,今天中午我能上去吗?那不管怎么样,当战士的哪能讨价还价?让上咱就必须得上!破釜沉舟的孙景坤一行人就这样出发了。

孙景坤利用敌人的火力盲区,扛起90斤重的弹药箱,以敌军飞机轰炸升腾起的烟雾做掩护,瞅准机会就带领战士们冲上161高地。当时,高地上只剩几名战士活着了。

副连长支全胜在两寸粗的长长的爆破筒里装满炸药,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看到孙景坤一行人到来,他精神为之一振:老孙,你来啦!我们一定要守住阵地!

孙景坤带领战士们立即投入战斗,敌人疯狂反扑,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孙景坤奋力反击,将一颗颗手榴弹不断掷向敌人,二百五六十发(颗)吧,离我一米多远的地方,崩死敌人20多个。

我就把敌人的尸体都拉过来,摆在自己周围,飞机贴地上飞,看到的都是尸体,就不会再轰炸了。

从中午12点到深夜12点,他们打退敌人6次进攻。阵地最终守住了,但伤亡惨重。阵地上算上我,只剩下4个战士,其他人都牺牲了。老人回忆着,两行清泪无声滑落。

也许,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孙景坤感觉自己身上多了一些担子,他的活着,不再是一个人的活着,他是要替战友们活着,我要把他们想干又来不及干的工作做好,才对得起他们。

这次战役中,孙景坤毙敌21人,荣立一等功。后来,他被朝鲜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报告团回国。

温煦的秋阳照在老人珍藏多年的泛黄的报功书上: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光线明丽而柔和,为这张历久弥新的报功书镶上了一层金边。

连年征战,孙景坤身上留下20多处伤疤,现在腿上还有一颗子弹没取出来。他指着腿上一块已经变黑的皮肤说,有一次战斗,我中了两枪,一枪打在手上,一枪打在腿上。子弹有毒,后来腿上、脚上的肉都烂了。

1955年解甲归田的孙景坤把荣誉证书尘封起来,只字不提战争年代的事迹。也许这就是真正的英雄吧,在硝烟炮火中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杀,一切归于平静后,也能够在和平年代甘于清贫,只顾建设家乡。

村里有条河,经常泛滥引发水灾。孙景坤的倔劲上来了:还能让条小河欺负了?他带领村民开山碎石、肩扛手提,筑起一座堤坝,自此河水安澜。

他是军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严劲儿,从不强迫乡亲们干这干那。86岁的村民刘振山回忆,他在前边干,我们在后边学,大家心服口服。

靠着孙景坤的带动引领,山城村上百亩烂泥滩变良田,数百亩荒山上种满板栗、落叶松,几十年如一日,村子终于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

20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纪念馆移地改建,向社会征集文物,孙景坤这才决定将自己的立功证书等纪念物品捐献出来,人们至此才知道他是一名战斗英雄。

孙景坤为什么这几十年都不愿提及那段峥嵘岁月?他从来不看战争片,真正的战争远非影视剧所能描述,过往的经历每每忆起,总会让老人潸然泪下,实在太难过了。

这些年,孙景坤也没向组织提出过任何应得的待遇要求,勤勤恳恳65载,坚守初心建设家乡。

当年村里10个年轻人一起参军入伍,回乡的只有3个。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做这点事算得了啥?条件再艰苦,能比战场上苦?我活着,是替战友们活,我要把他们想干却来不及干的工作干好,才对得起他们。

我比他们幸运,我能看到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得不到。是啊,怀揣着替战友们活着的信念,一辈子为国,为党,为村民,孙景坤的人生是熠熠生辉的。

马克思在17岁写过一篇文章: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回顾孙景坤的一生,他是后者。

纸勋章读后感篇5

今天我们国家在人民大会堂上举行了国家勋章正式颁授仪式,这次颁奖分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都是为我国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杰出人士,其中有不少我们熟悉的面孔。

看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共和国的功勋模范一道步入颁奖现场,看礼兵护送国家勋章的情景,看习近平总书记将国家勋章一一佩戴在勋模范们胸前、与年迈的功勋模范挽膊留影,庄严的颁奖仪式,令人感动,特别提气,让全国人民倍感尊严。

今天受表彰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开宗明义,简短铿锵,震撼人心,既是对功勋模范最崇高的国家礼敬,也是对全国人民奋斗新时代的有力鞭策。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激励广大人民要崇敬英雄,争做英雄,高扬英雄旗帜,学习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高尚品质,奋斗伟大新时代。

其中共和国勋章一共有8位人士获得,本次被授勋的8人中,于敏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是氢弹研究的功勋人物,为我国国际地位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申纪兰积极推动妇女解放,积极维护新中国妇女劳动权利,倡导并推动了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

孙家栋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是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航天技术突破贡献良多;

老兵李延年1945年参加革命,之后又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为了新中国的安宁稳定,奔赴战场20多次;

张富清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在1955年转业后,主动要求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建设贫困山区奉献了60余年;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黄旭华是我国核潜艇研制功勋,曾作为某型号核潜艇总设计师,冒着巨大风险,亲自跟随产品下潜至极限深度;

屠呦呦6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她在1971年发现了青蒿素,成功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

看完这个颁奖仪式,看完这些杰出人士,我的心中满是感动。很喜欢屠呦呦的一句话:人的一生要疯狂一次,无论是为一个人、一段情、一段旅途,或一个梦想。也许她的灵魂里始终藏着一颗最炙热的赤子心。

推荐访问:纸勋章读后感 读后感 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