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科举的利弊5篇

篇一:论清代科举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利弊

  篇一: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一、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隋开皇七年(公元 587 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 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 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隋炀帝 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 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 称“科举”。

  唐代继承、发展和完善了隋代开始的科举制。唐代的考试方式 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 “登第”、“登科”,考不上就叫“落第”。宋代完全继承了唐代的 科举制就,并且有一些重要的改革。宋以后的元代也实行科举考试, 而且已经实行三级考试,即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的礼 部考试)、御试(殿试),考题都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但 是,科举考试的完备阶段却在明清两代,而流弊之盛也在明清两代。

  两代制度基本相同,只是清代在录取时分为满汉两榜,满汉考生的内 容也有所区别。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 级录取,考试内容以八股为主,每级考试都严密而繁琐。殿试以后, 一般还要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

  第1页

   二、 科举制度的好处与弊端 首先,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制度的出身限制,对国家而言,大大 拓宽了选拔人才的基础,为选人用人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对社会而言, 是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 会,这无疑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

  其次,它与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相比,具有相对公平、公正和 公开的优点,是用人制度的历史性改革与进步,非但影响了日本、韩 国、越南的科举制,也影响了欧洲的文官制。正是科举制为古代中国 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可用人才,虽然他们之中并非都是杰出之士,但 能过关斩将,荣登金榜,也绝非等闲之辈。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国 家管理高层的正直有才之士,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 的聪明才智。

  唐代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名人,大多是进士出身, 有的还是头名状元。不妨以南京大学历史系所编《中国历代名人辞典》 为材料依据,辞典中所载唐代至“五四”以前历代名人约 2,480 余 人,其中除去帝王、宗室、将领、农民起义领袖和宗教人士约 1,000 人左右,尚有 1,480 余人是通过各种途径在朝廷任职或从事其他文化 工作的。在这 1,480 余人中由科举考试而进士及第的达 800 余人,占 百分之六十左右。这一数字表明,科举制度确实为封建统治阶级选拔 了众多的人才。应当说,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的确还是有才能的,因而 也是有成就的。

  唐代以来的大学问家、书画家、科学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

  第2页

   大多是通过进士及第才得以施展抱负的。诸如刘知己、颜真卿、王维、 裴度、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柳公权、李商隐、杜牧、寇 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与苏辙兄弟、包拯、沈 括、程颐与程颢兄弟、黄庭坚、陆游、李纲、朱熹、陆九渊、王十朋、 范成大、文天祥、于谦、王守仁、杨慎、张居正、汤显祖、郑板桥、 纪昀、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俞樾,等等,真是挂一漏万。其中有 的如王十朋、文天祥、杨慎等还是头名状元。一般来说,由科举入官 的人,不少人因为出身比较贫寒,了解民间疾苦,同时又专心致志读 书,所以居官后尚能比较清正。人们熟知的寇准、范仲淹、包拯等都 是如此。

  然而,科举制同其他事物一样,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包含 了它的负面作用。它的弊端,早在唐代已经显露出来。这突出表现在 两方面:一是使一般读书人养成一种侥幸进取的心理,认为只要一登 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 下功夫;二是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的名额又十分有限,考中实在不 易,于是举子们不得不找靠山,行贿赂,通关节,走后门,费心机, 不择手段。比较正直一点的人往往屡试不中。明清以来,科举考试越 发腐败,考官和考生作弊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清康熙五十年(公元 1711 年)辛卯科江南乡试,在南京贡院举行。正考官为左必番,副 考官为赵晋,二人受扬州盐商的贿赂,发榜时多取盐商子弟,结果江 南举子千余人抬着财神爷到孔庙示威,用一副对联嘲讽两位考官:“左 丘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康熙皇帝见事态严重,局势不可

  第3页

   收拾,只好砍了赵晋的脑袋,以抚江南举子。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 大的一次科举考试舞弊案了。即使是殿试,皇帝有时也胡乱取士,并 不真正按确定的标准。如永乐皇帝有一次见殿试状元为孙曰恭,认为 “曰恭”二字组合为“暴”,于国大不吉利,一笔把他降为探花,另 取一名叫邢宽的为状元,据说是“以宽压暴”。这就近乎荒唐可笑了。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 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俗称官制)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

  教育用于培养人才,官制用于使用人才,而以科举为中心环节。科举 是一种历史现象,它能在历史上产生、发展,直至消亡,有它深刻的 历史原因。尽管它本身存在很多弊端,并且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腐败 现象,但不能不承认,它也为封建国家发现和选拔了不少人才,其中 有相当多的人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些人甚至 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栋梁,至今仍有巨大影响。从不拘资历、以才取 人和通过考试这一平台公平竞争这些特点来看,科举制也有它的可取 之处。

  篇二:科举制度有什么弊端 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析 石兴刚 [论文摘要]中国隋唐时代兴起的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时代人事行 政制度的最高成就,不仅为其后的封建社会各朝代提供了蓝本和基 础,亦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摹本。虽然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 需要,是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着其产生的必要性和其积极的

  第4页

   一面,但是他和许多事物的产生一样有着双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本 文通过对科举制度产生的利弊分析,客观的阐明了科举制度在历史上 所产生的作用,并从中汲取我们当今选拔人才制度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东西。

  [关键词]科举 制度 利处 意义 the examination system pros and cons shi xinggang keywords:the imperial; system; the place; meaning 前言 科举制一方面体现了公平的原则,是当时是最有权威的测试, 也使得平民有了走上仕途的机会,是九品中正制的进步,使中国有贵 族统治阶级变为地主(庶族)统治阶级,总之,科举制出现问题是在 宋代以后,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另一方面科举制束缚了知识 分子的思想,压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限制了学术自由,在后期消极 影响甚至大于积极影响,阻碍了思想的发展和学术进步,对社会产生 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 (一)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在奴隶社会,居于主流的人事行政模式是世卿世禄制。这一制 度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在固定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中选拔国家 官吏,职官世代承袭。此外还存在着由官员作为举荐人的“乡举里选 制”,即官员根据乡间民间的言论,向君主推荐德才贤能之士,但是

  

篇二:论清代科举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分。另一方面,唐代实行科举制度,调动了文人学士的积极性, 对于唐代文化的发展,尤其对唐代文学事业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 用。宋人严羽就在《沧浪诗话》写道:“试问唐朝何胜我朝?唐以诗取 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能及也。”可见科举制对唐代文学, 尤其是唐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科举制在提高封建 官僚队伍素质,营造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宣告废除。

  一、科举制度的出现及发展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朝建立后,为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 要求,巩固王朝统治基础,隋文帝实行了科举制度,开始用考试办法 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官吏。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 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标志着隋王朝设科 举的开始。应时而生的科举制度,削弱了荐举的功能,基本上纠正了 魏晋以来由豪门世族所垄断的用人状况,为底层知识分子入仕开辟了 一条新的途径。

  唐初并没有马上沿袭隋朝的科举制,而是为了笼络豪强势力,一 度实行九品中正制。《剑桥中国隋唐史》谈到“如果认为科举考试在唐 朝初年有很大的影响,那就错了。”“那时中式的士子与唐朝全部官吏 的数目相比为数极少。”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唐高祖发现,这种选官 制度分散了皇族的权力,并不利于朝廷对豪门世族的控制。因此唐高 祖很快就废止了这一制度,改而采用科举选官制。由此,科举制度逐 渐确立起来。

  贡举和制举是唐代科举主要的考试科目。每年分期举行的为贡举, 也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为制举,也称制科。贡举和制 举选拨人才的目的不同,其考试方式也有较大差异,其中贡举以其长 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贡举常设科目有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秀才、进士、俊士等 科,在众多科目中,进士和明经两科最受重视。当时考试录取的名额 很少,进士科最严格,“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 第者十一二”(《通典》卷十五《选举三》)。武则天时开设了武举、殿 试,但殿试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固定制度。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虽然唐代科举制度带来了诸多好处,但由于制度本身不健全,以 及受到政局动荡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科举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 了很多弊端。

  第一,科举制度使知识分子一味埋首故纸堆,脱离实际,造成僵 化,影响了中国科技文化的长远发展。唐穆宗曾诏令:“将欲化人,必 先兴学……招延儒学,明加训练,名登科第。”由此可见,唐朝统治者 利用“儒学”以“化人”,培养忠于封建统治的分子。另一方面,科举考 试的内容拘于经义,致使士子们,只读死书,不思创造,而且科举考 试形式固化呆板,极大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这些都严重阻碍 中华文化的发展丰富和社会进步。科举制度拘限于对儒家经典的考查, 限制了其他文化的发展,这导致后世再难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

  第二,科举制度影响了古代事业的发展。实际上,唐代教育危机 从科举制大规模推行之初就已经显露出迹象。到了唐高宗即位时,皇 权渐衰,内讧愈烈,这时官学教育已有颓坏的趋势,所谓“醇日去,毕 竟日彰,犹火销膏而莫之党也”,“二十年间,学校顿时颓废矣”。究其 原因,除了时局不稳,主要还在于唐代科举制度改变了学校的教育目 的和教育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变为中举,科举使学校处于可有可无 状态。科举制度使得应考者把所有精力都放之于经史子集,这造成了 对自然科学的漠视,这也是其后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落后西方的重要 原因。

  第三,唐代科举制度伴随着严重的腐败。唐代举子在参加科举考 试前,要进行“行卷”。所谓“行卷”,就是应试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在 考试前写成卷轴送呈在当时有较高声望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持考

   试的礼部侍郎推荐。投“行卷”是为了“公荐”。“公荐”就是声望地位较高 的公卿大臣向考官推荐考生。应该说,“行卷”“公荐”确有其可取之处,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反而成为了徇私舞弊的重要手段。821 年,唐 穆宗在诏书中承认:“访闻近日浮薄之徒,扇为朋党,请之关节。干扰 主司,每岁第名无不先定。”(《旧唐书·钱徽传》)所以,一些无真才 实学,但能够结交甚至贿赂公卿大臣的人也往往能够考中。而这种考 生一旦考中便和考官结成很深的师生

  (下转第 180 页)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对魏晋南北朝所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否定,是 封建时代选士制度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封建统治者为适应当时客观 形势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新办法。

  就选拨本身来说,科举制度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改革。

  实行科举制度以后,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吏选任的垄断,有效地巩固 了封建统治的基础。通过推行科举制度,唐代选拨官员的范围从魏晋 时期少数豪门望族,扩展到地主阶级各个阶层。参加科举者的门第、 品行限制并不严格,他们所代表的阶层也比较广泛,这对加强唐王朝 的中央集权统治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科举制度最终能延续千年,与其 对封建王朝统治基础的巩固作用密不可 -178-

  

篇三:论清代科举的利弊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 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 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 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 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 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 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 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 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 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 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

  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 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 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 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 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 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 高。

  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 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 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 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 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 式。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

   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 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 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 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 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 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 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 科举制终于消亡

  有清一代,不断有人对当时实行的科举制度提出批评,至清末维新变法,人 们对于它的抨击更是尖锐。从今天的观点看,清代科举制度可以说存在以下弊病:

  其一,考试内容陈旧,引导知识分子穷毕生精力从事无用之学。清代科举考 试内容以《四书》为主,即使在当时也存在空疏无用的弊端。清末维新派曾批评 说,有人甚至中了进士都不知道汉武帝、范仲淹是谁。在这种考试制度下,士子 往往以毕生精力读经,而对各种有裨实用的知识无心关注,无暇学习。顾炎武曾 说明代士子平日只读八股文稿,其他书籍一概不读,有一好学者欲通旁经而涉古 书,则父师交相谯呵,认为没有出息。许多士子皓首穷经,最终老死科场。到了 列强环伺,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新月异的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科举制度 下的学习内容就更加显得陈旧,更加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其二,士人受到严酷的精神摧残,人格破损萎缩。在清代科举制度下,读书、 参试、做官是士人谋求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惟一途径,因此,在各级考试中中 式几乎成为他们的第二生命。为此,科举士人往往数十年寒窗,皓首穷经,付出 毕生的心血精力以求取功名,但最终金榜题名者少,名落孙山者多,许多人老死 科场。乾隆四十九年会试,在参试的举人中有年届 90 岁者一人,80 岁以上者 20 人,70 岁以上者 5 人,结果没有一人中式。在年复一年的各级考试中,士子须 忍受各种凌辱、辛苦和精神折磨。参考士子入场须经过搜身,考场中要忍饥受冻; 出场后提心吊胆,坐卧不安;及到榜发,中式者甚至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 欣喜而至于痴迷癫狂,名落孙山者则沮丧颓废,失魂落魄,痛不欲生。

   其三,使得士人成为一个寄生阶层、特权阶层和封建政权的附属物。近代维 新派思想家严复曾批评科举制度滋游手。他说,由于 士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所以选士必务精而最忌广,广则无所事事而为游手之民。然而在科举制度下,却 养了一大群科举士人,致使朝廷无法安置,他们自己也无以自存,必然导致国家 为乱为贫为弱。严复还说明,在西方国家读书识字是国民所必具的基本素质,而 且四民并重,从未尝以士为独尊。然而在中国,以文字一门专属之士,使得士成 为凌驾于农工商之上的特权阶层。事实也正是如此,科举士人在清代免纳差徭, 有特殊的司法地位。他们见官不下拜,举人、进士甚至可以拿自己的名片到官府 要求拘押他人。生员穿戴象征自己身份的衣冠,荣耀乡里,包揽词讼,欺压良善 的事情时有发生。封建统治者有意识地用科举功名笼络士人,钳制其思想,用一 条无形的绳索将他们同封建王朝的命运连在一起,使得他们只能在为皇帝卖命的 过程中谋求个人的荣华富贵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不致成为封建王朝政治上 的异己力量。

  科举制度建立之初,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进士们从考场缀行而出时,掩饰不住 内心的喜悦,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清代国家选官进士、举贡、吏员三途并 用,此外还有军功、捐纳等途径,但惟有进士、举贡为正途,科举制度对于士人 的笼络束缚作用也就更加严重。在清代近 270 年的历史上,举人、进士反叛朝 廷者几乎没有。成为统治者附庸的科举士人,很难正常履行知识分子批评政治、 维护社会公正的职能。通过科举考试,士人还结成盘根错节的宗法性关系#。清 代乡会试的中式者,对主考、房官称座师、房师,自称门生;后对本科的监临复 试、朝考、殿试的阅卷官员,也无不认为师生。童生县试府试的案首对于府县官, 入学生员、岁考取列优等因而补廪补增的生员以及拔贡优贡,对于本省学政也无 不认为师生。此外,乡会试同科录取的士人互称同年;对于同年的父亲、祖父, 称年伯、年太伯,自称年侄、年再侄。通过这种关系#,士人互相攀援,结党营 私,党同伐异,是导致当时政治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我们今天回首来看科举制度,也可以发现它的某些积极意义。

  首先,它为社会树立了尊重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在科举制度下,万般皆下 品,惟有读书高,其轻视体力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倾向固然不可取,但它反对读书 无用的痞子哲学,引导人们学习书本知识,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在科举制度下,稍具经济能力的农工商子弟都可以通过参加考试进入 官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低层社会人士因此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进入 中上层社会。这种社会纵向流动渠道的畅通是吸收民间人才参与国家管理和维护 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清代科举制度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供借鉴。

  第三,作为官员资格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前身,近代 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正是在吸收借鉴明清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今天,我们 要建立法制化的公务员制度,清代科举制度所体现的平等精神和某些具体做法, 仍有借鉴意义。

  

篇四:论清代科举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利弊是?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 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 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 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从宋代开始,科举 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 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 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 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 “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 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 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 固其统治。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 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 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

  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 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 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 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科举对于 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 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

   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 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 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 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 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 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科举 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 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 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 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 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 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 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 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 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 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 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 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 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

   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 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 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对世界影响 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 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 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 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 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 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 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 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 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不足和消极影响按照钱穆先生对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 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 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第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 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 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 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 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 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 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 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

   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 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 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 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 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 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 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 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 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 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相信陈世美(首先,这只是戏曲 中的人物,据考证纯为子虚乌有,况古之帝王岂容如此欺君之人哉;

  其次,这也是个人的私德问题。)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这虽然很 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但是科举毕竟给了 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最后,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 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 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 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 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 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

  

篇五:论清代科举的利弊

  明清的科举考试

  一. 童试,每年一次,参加考试的人是儒生、童生。地点在府、州、 或县所在地。主考官,知府、知州、知县。考试的内容:经、史、 时务、贴诗。考取后称秀才(生员).

  二. 乡试:每年一次,秀才参加考试,地点在府、州所在地,朝廷 派员监考,考试的内容:经、史、时务,考中后称举人,第一名 称为解元。

  三.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三月举行,举人参试,地点在礼部,考 试的内容:经、史、时务、八股文,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 元.

  四. 殿试:会试后同年五月份(也曾经在四月)举行,皇帝主试, 考试地点天安门内保和殿,考试的内容:策问,考中的称进士, 进士分为三甲。

  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墙内开花墙外红) 以下是二甲进士;三甲进士.

  五. 八股文:又称八比文,时文,制义,童试、乡试、会试必须完 成的文体,这种形式流行于宋代,在《四书》、《五经》里出题, 行文要对偶,有四、六、八股之分,到了明代有固定格式,到了 清代更为盛行,是知识分子做官的敲门砖.

  六. 八股文的格式:1、破题.2、承题。3、起讲。4、入手。5、起

   股。6、中股。7、后股 8、束股。

  破题:用两句话点破题目的要义. 承接:承接破题的意思加以阐明. 起讲:开始议论。

  入手:起讲入手处,要模拟圣贤口吻说话。

  七. 起股—束股正式议论,每股之间用一、二句话转折过度,谓之 “过接”,束股之后用一、二句话收结全篇,谓之“大结”。从起 股开始,每股都要求有两句排比、对偶,每股最少四句,最多二 十四句,句子的多少、长短没有规定,相对成文,合共成八股文, 其正格还有六股、十六股,十八股称殿格,每篇的字数从 300-700 之间. 八. 八。内容:代圣贤立言,只准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内 容。(文字狱) 补充: 试贴诗:唐朝科举考试必须完成的文体。

  题目:古人诗句或成语. 结构:唐代五言六言韵为常制(六十个字),五字一句.两句一联, 十二句一首,后发展到五言八句韵,两句一联,十六句一首(共 计八十字)。

  2011 年 8 月 2 日

  

推荐访问:科举 利弊 清代